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14日,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内招生,具有独立颁发毕业证书资格的普通高校。 学校坐落于北国春城—长春,校园面积2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64.89万元,现开设32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10省(区)招生,在校生9000余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留省就业率分别在90%、65%以上。 学校以信息技术为主,工、管、经综合发展,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分别于2010年9月、2015年9月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通过了吉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长春高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高校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被授予“长春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学生管理集体”;先后荣获“2010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示范100强”“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一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吉林省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吉林省高教学会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低空经济先导产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吉林省AI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理事单位”等称号。学生党支部被省教育工委、教育部评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2021年被吉林省人社厅授权为职称评聘结合(自主)改革试点单位;从2023年起被确定为实施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试点高职院校,是吉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的试点院校。 学校下设九院三系一部: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通信工程系、数字传媒学院、汽车机电学院、建筑工程系、航空学院、新思NC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通企应用技术学院、护理系,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省级品牌与骨干专业1个(软件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省级“十三五”高水平专业3个(软件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吉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为本 校企融合立院 重技强能育人 质量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树人 强技立业”的校训、“诚信 勤奋 合作 创新”的校风、“教书育人 学生至上”的教风、“严谨求实 学以致用”的学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能力赢市场,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改革意识、崇严尚实,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为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开设的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护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空中乘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等专业,均为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专门为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产业培养紧缺人才,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前景广阔。
学校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凤凰卫视集团、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理想汽车、长春轨道交通集团、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西安中兴精诚通讯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所需技能与学校开设课程相整合,注重联合培养,确保毕业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
“包保驱动”是学校独创的育人机制,重在学生彰显个性、发挥特长、转变学生思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个人社交能力。通过特长训练和专业技能学习,让学生充满自信;通过专业化管理、专业讲座、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